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NEWS CENTER
中兴“跌倒”倒逼中国“补芯”

2m.jpg

时隔一年,中兴通讯再次被美国商务部“封杀”,4月17日,对于美国企业被禁在未来七年内向中兴通讯销售元器件,中国商务部做出坚决回应。在美国近期对中国出口进行制裁的十大行业中,中兴所在的信息通信业成为首要打击目标,该公司大力发展5G技术,是被“盯上”的重要因素。业内专家指出,通过本次制裁可以看到,中国在芯片、元器件领域仍然较为弱势,因此大力发展创新产业,逐步弥补产业差距,才是应对此类风波的终极手段。

美国对中兴再祭“杀招”

4月16日晚间,美国商务部官员透露,因为违反美国规定,美国企业被禁在未来七年内向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销售元器件。美国商务部官员表示,根据当时的协议,中兴通讯承诺解雇4名高级雇员,并通过减少奖金或处罚等方式处罚35名员工。但中兴通讯在今年3月承认,该公司只解雇了4名高级雇员,未处罚或减少35名员工的奖金。

对此,中兴通讯通过官微表示,中兴通讯已获悉美国商务部对公司激活拒绝令。公司正在全面评估此事件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各方积极沟通与应对。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也表示,中方注意到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兴通讯采取出口管制的措施。中方一贯要求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过程中,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政策,合法合规开展经营。中兴通讯与数百家美国企业开展了广泛的贸易投资合作,为美国贡献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希望美方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并为企业创造公正、公平、稳定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中国商务部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紧随美国的脚步,4月17日上午,美国的盟友英国也向中兴通讯发出“围剿令”。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警告英国电信行业不要使用中兴通讯的设备和服务,认为那可能会对英国的国家安全构成风险。

有关专家分析,在当前敏感的时间点选择制裁中兴通讯,明面上的理由是因为中兴通讯未按照协议,“处罚或减少35名员工的奖金”。不过,该理由经不起推敲,美英“围剿”中兴通讯背后的真实意图是在打压中国的高科技公司,直指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十大领域之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以中兴、华为为代表的中国5G技术研发已经处在全球领先地位。

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封杀”中兴通讯。2016年3月,美国政府以中兴通讯及3家关联公司违反美相关出口禁令为由,将中兴通讯列入出口限制名单,限制美国供应商向中兴通讯出口包括芯片在内的美国产品。

全球产业链将受影响

中兴通讯大力发展5G技术,是美国“盯上”的重要因素。不仅仅是中兴通讯,不久之前华为手机已经遭到美国无端贸易限制。前段时间博通计划收购高通,被美国政府等强制否决,据称就是因为担忧高通被收购后,5G创新无法领先中国等竞争对手。

经过20多年筚路蓝缕,中国已经从“2G陪跑”到“3G跟跑”再到“4G并跑”,如今逐渐走向“5G领跑”。激烈竞争后剩下的4家全球性4G/5G设备供应商中,有两家是中国厂商,中兴通讯正是其中一家,目前已掌握5G端到端的产品技术,计划在今年下半年率先推出预商用5G解决方案。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通信业是受益全球化、推动全球化发展最具影响力的行业之一,单个国家无法构建整个产业生态,全球化产业分工非常细致。本次美国制裁中兴通讯,如无法妥善解决,将给中兴通讯、给中国通信业、给全球通信产业链都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就中兴通讯来讲,德银称,即使能够从其他国内供应商采购,该公司利用重新配置产品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也有可能受到严重影响,鉴于某些芯片及滤光器采购自美国及难以被取替,因此预计该公司的无线产品将会受到影响。

对此,资深通信专家项立刚表示,美国对中兴通讯的制裁,确实会对中兴通讯产生负面影响,但马上面临直接损失的也会是美国公司,中小公司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高通、英特尔这样的大公司如果失去中兴通讯这样的大客户,对于它们来说也不是一个好消息。而如果中兴通讯转向其他竞争对手,如手机芯片采用联发科的产品,这对于高通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些公司大多位居全球光器件供应商TOP 10,股价暴跌的原因是深度依赖中兴通讯等中国设备商的采购,深度依赖中国市场,例如Acacia,业绩的30%是由中兴通讯贡献。打压中国信息通信业,美国供应商很难做到独善其身,必然是一个双输的结局。”项立刚说。

中金报告则指出,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施加出口权限禁止令,若不能在1-2月内达成和解,会影响通信设备和手机等业务的正常生产与销售,同时对当前全球和中国运营商网络建设带来一定影响,并有可能影响未来5G网络的推进。目前中兴通讯占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约10%的市场份额,占中国电信设备市场约30%市场份额。中兴通讯有1-2月的零部件存货,若不能尽快达成和解,会影响相关业务。

封锁是中国企业的机会

虽然封锁的结果肯定不利于中兴通讯,但是对中国产业可能是一件好事。“这次封锁可能就是开云手机平台(中国)官方网站的机会,比如手机芯片,中国在3G时代用上了TD-SCDMA,全世界的芯片厂商都不支持,中国只能自己做手机芯片,因此展讯、联芯等一批企业将会崛起,虽然很艰难,但能够逼着这些企业成长。正好给中国企业留出市场空间,几年的时间,中国的手机芯片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包括后面华为和海思的加入。现在每年有上亿片中国自己的手机芯片在手机中运行,而且这个量还在不断增加,这就是封锁让中国得到的机会。”项立刚坦言。

通过本次制裁可以看到,中国在芯片、元器件领域仍然较为弱势。国内通讯网站C114分析指出,在终端基带芯片上,还有联发科和展讯替代高通,但在服务器芯片层面,美国供应商一家独大,在通信网络的核心光芯片层面,主要以美国供应商为主。因此大力发展创新产业,逐步弥补产业差距,才是应对此类风波的终极手段。

3月23日,IC Insights公布全球2017年Fabless芯片公司情况。美国企业占全球份额约53%,加上即将迁回美国的新博通,美国占比约69%,可谓一家独大。中国内地2017年全球占比约11%,低于中国台湾地区的16%,排名第三。其中还包括华为、海思、中兴微电子与大唐半导体的自用芯片,除去这些,中国芯片只能占比5%-6%。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需要进口2300亿美元芯片,而且连续多年位居单品进口第一位。这2300亿美元芯片,要么是客户指定不能更改的芯片,要么是中国不能自主设计生产必须要进口的芯片。

当然,中国芯片也在一步步逐渐发展过程中。根据IC Insights发布的2017年全球前十大Fabless排名,国内有两家厂商杀进前十名,分别是海思和紫光集团(展讯+RDA),这两者分别以47.15亿美元和20.50亿美元的收入位居第7位和第10位,其中海思的同比增长更是达到惊人的21%,仅仅次于去年火热的英伟达和AMD,在Fabless增长中位居全球第三。

对于中美两国之间高科技领域摩擦,项立刚认为,未来还会不断加强。“中美两国高科技领域以前差距很大,现在这个差距在不断减少。以通信领域为例,摩托罗拉、思科、朗讯等企业在过去占据了中国市场很大份额,但是今天它们的份额在萎缩,甚至已经消失。而高通、英特尔这样的企业严重依赖中国客户,如果没有中国的手机企业,高通就无法生存,没有中国客户,英特尔也很受打击。同时,中国企业正在成长,逐渐蚕食美国企业的市场,这种情况下,冲突很难避免”。


中兴被禁 美国吃相很难看

在又一轮中美贸易摩擦的短兵相接中,中兴不幸成为靶心。美国的一纸禁令,让本就不断陷入漩涡的中兴,再受重创。

简而言之,七年以内,中兴再也不能采用任何来自美国的零件和技术来生产产品了。接二连三的罚款已经让中兴元气大伤,而如今的一纸禁令更是切中命门。如果禁令真的落实,并且长达七年的话,对于中兴很有可能成为不能承受之重。

“无芯”一直是中国半导体行业难以言说的痛。掌握这项核心科技的美国,正在任性地使用自己的市场特权对中国厂商实施打击,将双方贸易摩擦的紧张程度推向高点。

对中兴的禁售令,并不是只针对中兴。芯片是中国对美国依存度最高,也是贸易量最大的品种。挑出中兴全面禁售,更像是在威胁其他企业。中兴成为受中美贸易战波及的第一家电信设备厂商,却未必是最后一家。

受损的不只有中国的中兴。中兴手机与美国主流的电信运营商均有合作。对于美国企业,切断和中兴的“联系”也并非什么好事。

坚持不下的贸易摩擦于中美企业来说,只能是比谁输得更多。作为中美贸易的内里,企业感受到的将是更加透彻的切肤之痛。发动贸易战并不能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相反会使更多置身其中的企业蒙受损失。

唇齿相依。产业链的黏合依附程度越来越高,全球贸易网将中美企业串联起来成为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在中美关系上,经贸关系长久以来是作为“压舱石”式的存在,每当在政治、外交关系出现冲突时,双方商界和企业界的呼声往往最高。

不仅是中国企业,美国企业也受到中国企业越来越直接而有力的竞争。一些美国长期保持优势地位的领域,也面临来自中国的挑战。

特朗普600亿美元加征关税消息传来,波音、卡特彼勒等美国制造业巨头当天股价损失最为惨重。这两家工业集团都有相当大一部分供应链设在中国,同时中国也是它们最重要的买家。

中美经济结构在全球化后发生了重大改变,美国要找回“失去的制造业”很难一蹴而就,在全球化主导的资源配置中,美国企业在一些行业的比较优势渐失,相反美国的服务业企业,则更需要冲出国门,去打开中国服务业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

早在2018年初的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已提出,中国将利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机会推出新的改革举措,一些措施将超出国际社会的预期。不到3个月,相关开放措施就已经在金融、汽车等领域极速推进,将为更多企业带来空前的市场机遇。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放弃一意孤行的“赌博”,特朗普或许可以帮美国企业找到获取长远利益的更优解。(来源:北京商报)


分享到: